治疗:
1.治疗抉择
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,包括手术治疗、
放射治疗、内分泌治疗、
化学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分化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。选择哪种治疗方法主要依据
肿瘤的分期和病人的年龄及身体状况而定,当然也要考虑病人的家庭经济状况、社会关系和病人的预期寿命等。
前列腺癌根治术只适用于B
2期以前的年轻、全身状况较好,预测寿命>10年的病人。预测寿命<10年者不宜接受此法,可接受
放射治疗、内分泌治疗等。C期和D期病人不适宜作
前列腺根治术,可接受
放射治疗、内分泌治疗等。
(1)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(TLRRP):是一种彻底性治疗方法,目的是将所有的
肿瘤组织全部切除。应包括整个
前列腺组织连同其包膜和
前列腺段尿道、精囊及邻近的
膀胱颈部分。对尚未侵及包膜的
前列腺癌,在彻底切除
肿瘤同时保留两侧或一侧支配阴茎海绵体勃起的神经血管束,使病人能长期无瘤生存而且保留正常的性功能,此即为保留神经的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。若
肿瘤已浸透包膜或侵犯神经血管束,则应将该神经血管束切除,不应追求保留神经而缩小切除范围。
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途径有经会阴和经耻骨后两种,大多数泌尿外科医师采用经耻骨后途径行
前列腺癌根治术。
手术要求:
①进入盆腔后先行盆腔
淋巴结切除送病理学检查以对病变准确分期。目前都赞同先在腹腔镜下行盆腔
淋巴结活检进行术前分期的判断。
②在盆内筋膜与盆侧壁的反折处切开,可看到下方肛提肌及Santorimi静脉丛,仔细分离至耻骨
前列腺韧带并切断韧带。
③在
前列腺尖部前表面横断阴茎背静脉丛。
④分离膜部尿道时注意沿尿道两侧仔细剥离盆侧筋膜(其中包含神经血管束),在尿道与盆侧筋膜之间分开后提起尿道,横行切断。
⑤
前列腺后方与直肠前壁的间隙用手指沿
前列腺后表面钝性分离,间隙扩大后,用直角钳沿两侧将盆侧筋膜从
前列腺后包膜上剥离,一直向前分至包含神经血管束的筋膜完全避开后予以切开。供应
前列腺的神经血管侧束是由神经血管束上发出,尽量靠近
前列腺结扎切断侧索,这样就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束。由于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多数病人均发生
勃起功能障碍,发生率可高达90%。因此许多
前列腺癌病人都不愿采用手术治疗。保留神经血管束大大减少了术后
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。
⑥在
前列腺上方切开
膀胱前壁。在双
输尿管口远侧1.0v1.5 cm处横断
膀胱。用剪刀将精囊与其前方的
膀胱和后方的直肠完全分离。结扎并切断双输精管,将
前列腺、精囊及邻近的
膀胱颈整块切除。
⑦关闭
膀胱颈部过大缺口,于远端尿道的1、5、7、11点处各缝1针与
膀胱颈部吻合。以往报道
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在50%以上,现认为只要术中注意保留
前列腺尖部以远的膜部尿道,掌握
膀胱颈与尿道的吻合技术,避免外括约肌受到紧张牵拉,永久性尿失禁是可以避免的。
(2)
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(TURP):主要用于缓解因
前列腺癌引起的
膀胱颈梗阻症状。由于97%的
前列腺癌位于外周带,而且早期即可发生包膜浸润,TURP只能切除部分
前列腺组织或癌组织。因此,它不是彻底性手术方式。但它能够缓解病情,提高晚期
前列腺癌病人的生存质量。目前认为,TURP是减轻
前列腺癌引起
膀胱颈梗阻的最佳手术。适用于C期以上
前列腺癌,属于姑息性手术。
手术要求:
①由于
前列腺包膜常被浸润,电切时已无明显界限可辨认,容易造成穿孔。因此,TURP时只需切除部分
前列腺组织或癌组织,建立宽敞通道以解除梗阻,使病人能通畅排尿即可,而不需要切除过多
前列腺组织。
②
前列腺癌浸润精囊和外括约肌后,局部解剖标志模糊不清,电切时有可能将精囊及部分括约肌切除,故术后易发生尿失禁。
4.内分泌治疗 适用于雄激素依赖性
前列腺癌。内分泌治疗围绕着雄激素产生的下丘脑-垂体-睾丸这个性腺轴进行。阻断这个环节的任何一步均可消除雄激素对
前列腺癌的影响。内分泌治疗有睾丸切除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。药物治疗分为:
①内分泌轴阻断治疗;
②雄激素受体拮抗药;
③直接抑制雄激素合成。
(1)内分泌性腺轴阻断药:
①
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(LHRH-A):LHRH-A的蛋白质结构同LHRH相似,并同位于垂体性腺细胞质膜上的LHRH受体高度亲合,LHRH-A比人体产生的LHRH作用强100倍,强烈的刺激可使腺垂体的LHRH受体下降调节,垂体接受LHRH的刺激下降,致使垂体分泌的LH减少。
睾酮的合成减少,最终可使
睾酮下降至去势水平,故亦称药物去势。刚开始应用LHRH-A时,由于它能刺激腺垂体的LHRH受体,分泌LH使睾丸短暂产生更多的
睾酮,故可使
前列腺癌进一步加重,对已有脊柱转移、病理性骨折及有
膀胱颈梗阻的病人可产生一定的危险性,故主张开始应用与抗雄激素药(如
氟他胺)合用2周。
A.
亮丙瑞林(
醋酸
亮丙瑞林)(leuprolide acetate):针剂,3.75mg/支,每4周腹部皮下注射1支。
B.
醋酸性瑞林(goserelin acetate):针剂,3.6mg/支,每4周在腹部皮下注射1支。
②
雌激素类:可对抗
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过度生长,其作用机制一般认为
雌激素对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起负反馈作用,可抑制腺垂体释放LH和
睾酮的合成,从而消除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对
前列腺的刺激。
A.
己烯雌酚(diethylstilbestrol):片剂,1mg/d。
B.聚磷酸
雌二醇(polyestradiol phosphate):长效针剂,肌注,160mg/次,1次/月。
C.
炔雌醇(ethinylestradiol):片剂,效力比
己烯雌酚强20倍,0.05v0.5mg/次,3v4次/d。
③孕激素类:有双重作用,抑制垂体释放LH,降低
睾酮水平及竞争性阻断细胞内雄激素受体位点,属类固醇类阻断雄激素受体位点抗雄激素类药。
A.
醋酸甲地
孕酮(megestrol acetate):口服,4mg/次,2次/d。
B.环丙
孕酮
醋酸酯(cyproterone acetate):口服,100mg/次,2次/d。
C.氯地
孕酮(chlormadinone acetate):口服,100mg/d,3个月后改维持量50mg/d。
(2)雄激素受体拮抗药:阻断雄激素受体。除孕激素类外,还有非类固醇类阻断雄激素受体位点抗雄激素药。
①
氟他胺(flutamide):与
前列腺细胞核特异DNA位点上的DHT和
睾酮受体蛋白质竞争结合。口服250mg/次,3次/d。
②
尼鲁米特(nilutamide):口服诱导剂量300mg/d,连服4周,然后改成维持量150mg/d。
③
比卡鲁胺(bicalutamide):口服50mg/次,1次/d。
(3)直接抑制雄激素合成药:
酮康唑(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作者:潘柏年(北京大学医学部)
】描述为:">
前列腺癌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、全身状况、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等综合因素考虑。
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局限性癌(T
1a期),一般病灶小,细胞分化好可以不作处理,严密观察随诊。局限在
前列腺包膜以内(T
1b、T
2期)的癌可以行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,也是治疗
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,但仅适于年龄较轻,能耐受手术的病人。T
3、T
4期
前列腺癌以内分泌治疗为主,可行
睾丸切除术,配合抗雄激素制剂如
比卡鲁胺(bicalutamide)、氟硝丁酰胺(flutamide)等间歇治疗可提高生存率。每月皮下注射一次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(LHRH-A)缓释剂,如:
醋酸
戈舍瑞林(goserelin acetate)、
醋酸
亮丙瑞林(1euprorelin acetate)等,可以达到手术去睾的效果。
雌激素可以抑制垂体促黄体生成激素(LH)释放,阻止
睾酮(T)产生。亦可达到去睾水平,但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。磷酸
雌二醇
氮芥(estramustin)是激素和抗癌药结合物,主要代谢产物
雌二醇和
雌酮
氮芥对
前列腺具有特殊的亲和力,其作用一是通过
雌激素的负反馈抑制雄激素的分泌,二是
氮芥的直接细胞毒作用,故有助于控制晚期
前列腺癌的进展。放射性核素粒子(如
125I)植入治疗主要适用于T
2期以内的
前列腺癌,内放射疗效肯定,并发症少,微创而安全。外
放射治疗对
前列腺癌的局部控制有效,适用于局部有扩散的
前列腺癌,尤其适用于内分泌治疗无效的病人。对内分泌治疗失败的病人也可行
化学治疗,常用
化疗药物有
环磷酰胺(CTX)、5-
氟尿嘧啶(5-FU)、
阿霉素(ADM)、
卡铂、长春花碱、VP-16及
紫杉醇(PTX)等,但总的效果并不理想。
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疾病,一般发展缓慢,病程较长,一般不主张对75岁以上,预测寿命低于10年的病人行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,一方面高龄病人死亡多数与癌症无关,另一方面内分泌治疗和
放射治疗对多数病人可望获得5年以上的生存率。
前列腺癌的治疗,主要有等待观察、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、内分泌治疗、
放射治疗,
化疗。基因治疗,因疗效尚不肯定,故临床使用较少。
1.等待观察T
1a
肿瘤如分化良好,可以等待观察。T
1a中、低分化及T
1b可密切观察,如病情发展,可进一步治疗。
2.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T
1c和T
2
肿瘤,患者一般情况良好,70岁以下,有望生存10年以上,可行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。手术时可对
淋巴结进清扫。但此手术后可能会发生
性功能障碍。
3.内分泌治疗 主要适用于T
3和T
4,即局部扩散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,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
肿瘤患者。以LHRH类似物促效剂为代表的抑那通、诺雷得等以及康士德,已被证实能提高
前列腺癌治愈的机会以及总的生存期。每月1次皮下注射,加上口服福至尔或康士德。
睾丸切除是一种最古老、有效的手段。它能减缓
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。
4.放射疗法 主要适用于T
3和T
4,即局部扩散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,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。副作用包括阳痿、尿失禁、
膀胱炎、直
肠瘘等。
5.
化学治疗用于晚期患者,但患者虚弱,并发症多,难以耐受。
(一)手术治疗
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(radical prostatectomy)治疗原则是切除所有的
肿瘤细胞,使患者能够长期无癌生存。
手术适应证:
1.临床分期 适用于局限
前列腺癌,临床分期T1~T2c的患者。对于临床T3期(CT3)的
前列腺癌尚有争议,有主张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术,可降低切缘阳性率。
2.预期寿命 预期寿命≥10年者则可选择根治术。
3.健康状况
前列腺癌患者多为高龄男性,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身体状况密切相关。因此,只有身体状况良好,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的患者适应根治术。
4.PSA或Gleason评分高危患者的处理 对于PSA>20或Gleason评分>8的局限性
前列腺癌患者符合上述分期和预期寿命条件的,根治术后可给予其他辅助治疗。
(二)内分泌治疗
主要适用于不宜行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。
目前内分泌治疗的方法:
①双侧
睾丸切除术(手术去势);
②药物去势,有
雌激素、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(LHRH)释放剂;
③靶细胞中雄激素阻断剂,有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和单纯性抗雄激素药物;
④最大雄激素阻断;
⑤5α-还原酶抑制剂。
(三)
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
放射治疗对于治疗局限性及转移性
前列腺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。
适应证:
1.T1~2期
前列腺癌,并且PSA>10ng/ml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,
放射治疗与根治性
前列腺切除术的生化失败率无差别。
2.局限于
前列腺的
肿瘤、PSA值较高、Gleason分级较高和
肿瘤较大。
3.
前列腺癌出现盆腔
淋巴结转移。
4.雄激素非依赖性
前列腺癌。
一般治疗方法均为盆腔与腹主动脉周围
淋巴结区放疗45Gy然后缩野到
前列腺区增加剂量22~26Gy,腹主动脉周围区可缩野加量5Gy。
治疗步骤见图30-8。